意法半導體在中國生根40年,致力于中國創新、中國設計以及中國制造。如今意法半導體在中國擁有4700多名員工, 17個辦事處,有2家制造工廠和7個創新技術中心,同時中國區也有研發團隊。
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、數字IC與射頻產品部 (MDRF)、物聯網/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及數字營銷副總裁朱利安(ARNAUD JULIENNE)表示,意法半導體對中國市場有著堅定不移的承諾,一直注重搶調中國本土化策略。ST為中國承諾的”本地化”的戰略即實現中國設計,中國創新以及中國制造。特別是在中國制造方面。
ST在中國區目前有一個后端制造工廠,有兩個在建的前端晶圓制造廠。意法半導體的深圳后工序封測工廠—賽意法,從1994年開始,扎根于中國30年,目前為止也是ST全球最大的后端封測的工廠。而在2023年與三安光電在重慶成立合資在立的8英寸的碳化硅器件的合資制造廠,成為全球首個在中國實現碳化硅本土化生產的國際半導體公司,目前制造廠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,并且于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。
為了實現STM32供應鏈完全本地化滿足國內外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,ST委托華虹宏力代工40納米MCU等產品,實現STM32供應鏈完全本地化。為特定的STM32產品在中國建立端到端的制造鏈目標是滿足中國市場中期對eNVM40納米STM32的大部分需求,首批最新的STM32高性能系列產品將于2025年底推出。
朱利安(ARNAUD JULIENNE)表示,ST對中國市場許諾的,做到中國本地化,然后實現從端到端,也就是從最開始的晶圓的設計到最后的封裝測試產品出產,端到端的完全本地化,本地化能夠給中國客戶極大的供應鏈的安全保證。ST和華虹的合作帶給中國客戶供應鏈安全保證,為開展國際業務的中國OEM廠商提供供應鏈選擇權幫助企業提高營運效率,也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全球OEM廠商提供本地化供應鏈支持。相對應的產品料號可以支持開展國際的出海服務,同樣也包括對想要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海外客戶,同樣提供這種供應鏈的安全保證。ST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雙供應鏈的MCU大廠。
朱利安(ARNAUD JULIENNE)強調意法半導體跟華虹的合作的獨特性,意法半導體是唯一采用這種合作方式的公司,這種方法保證了設備的兼容性。
MCU的整個流程的設計工藝其實是非常的復雜的。意法半導體跟華虹的合作模式,異于其他晶圓廠的合作模式。意法半導體有自己的開發流程,在掩模版的層面,華虹與意法半導體有一模一樣的掩模的設計。這個設計同ST在歐洲跟韓國的40納米的eNVM工藝一樣,所以華虹無錫的工廠會成為第三家擁有完全相同的制造工藝的工廠,并采用完全相同的制造機器,包括制造機器的工藝參數也是完全相同的,最后得到完全相同的裸片,也就意味著這和意法半導體法國、韓國生產的產品是完全相同的,然后完全相同的給到中國的客戶。
朱利安(ARNAUD JULIENNE)表示,努力打造一條成本效率和韌性俱佳的中國本土供應鏈,做具有”本地化”思維的全球公司, 以”在中國, 為中國“的本地化戰略堅定不移地支持中國市場增長。這是ST在中國始終不變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