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金使用SwiftKey輸入系統(tǒng)(左2為SwiftKey技術主管喬.奧斯本)
“集成了SwiftKey預測和糾錯系統(tǒng)的先進人工智能交流系統(tǒng),將霍金教授的書寫講話速度加倍。”技術主管-喬.奧斯本(Joe Osborne)用簡潔明了的方式介紹了他們的SwiftKey。
注:史蒂芬·威廉·霍金(Stephen William Hawking)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,患有運動神經元病,只能借助頰肌書寫和講話。
Swiftkey界面
SwiftKey開發(fā)出了能夠學習用戶打字習慣的鍵盤軟件,現(xiàn)已廣泛應用于全球2.5億臺設備上。SwiftKey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用戶的智能手機體驗,以運算法則來學習用戶的打字習慣,預測下一個要拼寫的單詞,準確自動糾正錯別字——讓打字變得更快、更輕松。
“我們可將用戶的輸入效率最高提高30%,截至目前,通過采用我們的應用,全球用戶點觸鍵盤的總次數(shù)減少了15萬億次!”
具備人工智能的輸入系統(tǒng)
Swiftkey的核心技術是基于對文本輸入程序的精確理解,所有技術/產品都是基于數(shù)學的抽象化和邏輯推理開發(fā)出來的。這個全新的輸入系統(tǒng)能根據不同的用戶進行調整,為他們打造非常個性化的輸入體驗。Swiftkey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預測和糾錯程序,能帶給用戶更無縫的輸入體驗。
“很多用戶同時掌握多種語言,Swiftkey提供的新技術可以讓用戶同時輸入多種語言(目前可支持80多種語言)——如果他們要輸入多種語言,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實現(xiàn)不同語言間的自然切換。另外,我們還專門針對中文用戶對SwiftKey的學習功能進行了完善。用戶使用拼音法輸入一句話時,即使里邊包含記憶庫中沒有的詞匯,應用也能自動提示智能聯(lián)想的結果,為用戶打造非常個性化的使用體驗。”
相較于傳統(tǒng)的語言輸入系統(tǒng),SwiftKey能夠更加理解人類表達方式。通過神經科學,潛意識的形成過程研究,配合海量數(shù)據挖掘以及計算統(tǒng)計學和機器學習功能,SwiftKey正在不斷完善其系統(tǒng),可以根據用戶的語言行為習慣進行調整,使SwiftKey輸入系統(tǒng)成為人工智能的一部。
讓機器具有類似人類的學習考能力,并實現(xiàn)與人類的溝通是所有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在追求的目標。